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内分泌科 > 下丘脑-垂体疾病 > 骨质疏松症
编号:11242380
怎样早期发现骨质疏松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6年3月20日 《家庭医生报》 2006年第12期(总第1049期 2006.03.20)
   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行性全身性骨骼疾病,是老年人的常见病,其特征为骨量减少、骨强度降低、骨脆性增加,容易发生骨折。大多属于原发性,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。

    调查研究显示我国60~70岁老年人中约1/3有骨质疏松症,80岁以上老年人半数以上患有骨质疏松症。病人常表现为腰背酸痛、时好时坏,严重者可出现骨骼变形、驼背、身材变矮等,并常引起骨折,导致残疾,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。因此,如何预防及早期诊断并加以治疗是防止骨折发生的关键。

    骨质疏松症所发生的骨质丢失是悄悄的,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和体征,其随年龄增加逐渐发生,女性患病比例是男性的6~8倍,且女性在绝经后的3~5年内常发生快速骨质丢失,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。性激素低下、有家族史、缺乏锻炼、营养缺乏、体重过轻等也是易患因素。因此,对于绝经后的女性有上述易患因素者或65岁以上女性、70岁以上男性均应当定期去医院检查,如发现有骨质疏松症,应及时治疗。目前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有:

    1.X线片 可发现骨缺失的X线征象,如透光度增加、骨皮质变薄等,目前仍是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方法,但其敏感度较差,一般认为只有脱钙超过20%时才可能被测出,难以做到早期诊断。

    2.骨密度测量法 可定期检测皮质骨及松质骨密度,测量精度高,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。当骨密度低于同性别、同种族健康成人平均值的1~2.5个标准差时为骨量低下,降低程度≥2.5个标准差时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。

    现代医学的发展为骨质疏松症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检查、预防和治疗方法,只要大家把骨质疏松症当作是一种与心脏病、癌症同等严重的疾病看待,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,一旦发现骨质疏松就及时进行治疗,那么,即使到了老年期,也一样可以腰板挺直、步履轻盈。, 百拇医药(王红强 河南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)